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2023年度学校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内容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1-04 08:35: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学校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内容,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学校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内容

 

 学校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内容 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护措施不可松懈。为增强学校师生自我防护能力,提高学校疫情防控专业化水平,请全体师生及家长认真学习并落实以下内容。

 学校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内容 1 防疫政策

 一、四个一律:

 坚持“四个一律”原则,即: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行程码和健康码,并检测体温;对疑似症状者一律实行隔离医学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即日起,校外人员入校一律持 24 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行程码方能入校。

 二、两点一线:

 “两点”即家和学校,“一线”指安全、近距离的上下学路线。

 三、两案九制: 两案:1、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九制:1、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2、师生晨午检制度。3、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4、复课证明查验制度。5、学生健康管理制度。6、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7、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8、通风消毒制度。9、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四、七步洗手法

  五、“四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四方责任 属地、部门、单位、个人

 七、“一退双抗一咳”药品 退热、抗病毒、抗生素、咳嗽

 八、消毒消杀:

 1.常用消毒用品:

 84 消毒液和消毒泡腾片,用于教室、宿舍、场馆、专室。

 75%酒精,用于手消、餐厅、厨房在没有明火条件下使用。

 季铵盐类消毒液,专用于餐厅、厨房。

 紫外线灯用于宿舍和教室,空气消毒距离仅为 1 米,专人专管。

 2.消毒方式:

 喷洒、擦拭、照射等。

 3.各种消毒液的配比 84 消毒液配比:配比比例:1:100, 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普通消毒。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用于垃圾和厕所。

 4.消毒面积:

 按校舍使用面积测算,84 消毒液每升每次消杀 1000 平方米,能够保证一天 2-3 次消毒。

 5.开窗通风: 每日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九、防疫物资储备:

 做好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免洗手消毒剂、喷洒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水银体温计、防护服、防护靴、一次性防护鞋套、护目镜、呕吐包等防疫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

 1.口罩按照师生每人每天佩戴 2 只的标准储备。

 2.每班配备 1 个手持额温枪和水银柱体温计。

 3.防护服每天不少于 2 套。

 4.储备物资要专人管理,建立台账,定期查看有效期,过期物品及时清理,并做好记录。

 5.储备物资分类摆放,标识明确,存放规范(酒精需放置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不能和 84 消毒液混储)

 6.测温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保证数据可靠。

 7.隔离室物资配备: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 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鞋套、防护靴、额温枪、水银体温计、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呕吐包、84 消毒液、喷洒器等。

 十、健康观察室 1.所有学校需在入口处设立 1 个临时健康观察室 2.校内健康观察室:500人以下的学校至少设立1个临时隔离观察室;500-1000 人的学校至少设立 2 个临时隔离观察室;1000 人-1500 人以上的学校至少设立 3 个临时隔离观察室,1500-2000 人的学校至少设立 4 个临时隔离观察室;2000 人以上的学校至少设立 5 个临时隔离观察室。

 临时隔离观察室的基本要求是:

 (1)通风良好,独立设室,与教学区、生活区相隔离,原则上在卫生室(保健室)和校门附近至少设立 1 个临时隔离观察室,以便暂时留观、快速转送身体不适的师生。

 (2)进入临时隔离室观察室应做好防护,佩戴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帽子、鞋套等防护用品。

 (3)不同宿舍或不同教室的多名发热学生要收入不同的临时隔离观察室。

 (4)收入临时隔离观察室的教职工和学生均需戴口罩、严格隔离、严格管理、不得随意离开临时隔离观察室。

 (5)加强临时隔离观察室消毒。使用后的防护用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要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其他生活垃圾要及时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可能的污染。发热学生、教职工出校园或转入医院后,临时隔离观察室应当进行终末消毒。

 2 管控政策

 1、入阜管控政策:抵阜前 3 日需向单位或目的地所在社区(村屯)报备,并持 24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重点管控地区:自管控时间起来(返)阜人员一律实施 14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至来(返)阜后满 14 天,期间进行 3 次核酸检测(第 1、3、14 天);同时对前 14 日内来(返)阜人员开展排查,

 进行严格 14 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进行 3 次核酸检测(第 1、3、14天)。非必要不外出。

 3、重点关注地区:自管控时间起来(返)阜人员实施 14 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进行 3 次核酸检测(第 1、3、14 天)。非必要不外出。

 4、外省外市非重点管控、重点关注地区:抵阜后前 3 天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间隔不少于 24 小时,前 3 天原则上“两点 (居住点和工作点)一线”,不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集、不聚餐,并进行 7 天自我健康监测。

 5、离阜政策:离阜需持 24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 疑似病例处置流程(后附流程图)

 1、教室内发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师生,第一时间控制好疑似病例,报告校医,要求异常学生科学佩戴口罩,并送入隔离室,由隔离室校医负责对学生体温进行 2 次复测。询问流行病史(一问发病前 14 天是否有重点疫区居住或旅行史;二问发病前 14 天是否与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三问发病前 14 天是否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四问是否有境外居住、旅

 行史或与境外人员接触史等)。该师生如无流行病学史,拨打家长电话,由家长接送至发热门诊就诊。学生离开后对隔离室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2、如有流行病学史信息联通组教师上报疾控部门和教育局,转运协调组教师负责拨打 120 和家长电话,由专业医疗机构负责转运送发热门诊,隔离室由专业人员进行彻底消杀。

 3、在该疑似病例未排除新冠肺炎之前,班级内学生原地不动,心理辅导组教师可以适当通过视频等形式对教室内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恐惧。

 4、如该生确诊为新冠肺炎,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花名册》中的包保教师第一时间通知该班级所有密接学生家长。等待上级疾控部门的指导开展工作。

 5、如该生排除新冠肺炎,同班学生可以活动,后勤保障组教师对该教室进行全面的消杀。

 6、班主任做好该生的健康跟踪,校医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待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持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疑似病例处置流程图

推荐访问:标签 疫情 防控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yiqingfangkong/983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