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2023年度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八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7 18:50:0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八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八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一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感与君绝。

辨机被腰斩的那天也是飘着冷雨的,高傲的不可一世的高阳就那样跪在了冷雨中,丝般的轻纱被冷雨打透,一直凉到了心里。奇怪,高阳的脸上没有泪,那种温和的倔强的表情似乎再像这个世界诉说着所有的不满。哀大莫过于心死,高阳和辨机是此生寻觅的彼岸,既然命运安排他们相遇,又怎能不许他们抵足相爱,抵死相缠?在那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年代,女人生来就是带着加锁的,在枷锁的捆绑与束缚中走完悲剧的一生是使命也是责任。而高阳,这位女权运动的先驱,把她的锋芒和触角伸向了世俗的礼教,爱上了一个只能用心去爱却不能用生命去爱的和尚。

不知道为什么,在心里总是理解高阳的。为什么不是温文尔雅的房遗直,不是英武潇洒的吴王恪,而是一个整日与青灯古佛为伴的和尚?因为辨机有一双明媚的眼睛,如清泉一样笃定,望向高阳的时候,她的情感会流动,如星辰一样灿烂,她暗淡的光阴他的注视而重新焕发生机变得崭新。因为清晰,所以爱;因为明媚,所以深爱。

对于高阳和辨机的爱情虽然很多人都觉得是悲剧,因为最后两个人天上人间,阴阳两隔了。但我总觉他们的其爱情很美,超越现实,超越礼教,超越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银河九天。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研,爱到深处便是痛了。就算没有结局又怎样?为了爱的能力而去付出,回收只是使命的升华。佛曰:成住坏空。人生短长,并无别事。是啊,人活着本来就是为了学习怎样爱人和被爱,无论哪一种,都要义无反顾。从高阳身上我看到了,天下所有痴迷的背后,都是心肝情愿。遇见便已感激,得到更要欢喜。还强求什么呢?人生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夏天的阳光照在身上,冬天的阳光照在心里。足矣足矣。

读完《高阳公主》有感动,也有失落,更多的是思索,思索怎样在现实中走好自己的路。我想,任何一份生命都有它生长的创痛与成长的过程,这些过程仿佛都是种子,在日后的生活中都会彰显出来,于是我们的生命便在这许多历练中逐渐成熟。因为,人生,爱,从来都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二

26个国家,96个城市,无论是罗马的假日,兴的亡象牙白还是点燃的亚平宁和寻常的威尼斯,都留下了余秋雨对让心灵去旅行的诠释。《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欧洲的古典风韵在他眼里变成了无与伦比的思考,变成了史诗般的文化眼光,最终变成了涓涓流淌的文字,流入众人对欧洲的憧憬。<

这是一次新时代的东方文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去追忆古老西方文明的旅行,是一次重新探索新时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的旅行。余秋雨不仅停留在眼前的世界,而是思考着文化背后的故事。

“废墟,大海,海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苍凉,寂寞,执著,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炼。”余秋雨用精炼的词藻和深远的意境描绘了凝重的历史和感慨。

被一百多次冲刷的威尼斯,蕴含的水上柔情,在大师眼中显得既出色又羸弱。这座古老的小城,在余秋雨的话中仿佛让人听到水上悠长的南欧小调,却又让人觉得哀伤,这座没有喧哗的城和这片没有消失的文化。

光芒耀眼的时尚之都巴黎,在余秋雨再来亦是如此,高傲且神采奕奕。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聚合”着财富、文化、审美与氛围,揉入了柔情与浪漫古典与现代,成为西欧浓妆艳抹的一笔。

面对陌生的文化,余秋雨给了思考的完整和深刻,心灵的自由与随性。他带我们领略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体验了他对欧洲文化的理解。他感叹道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我们也应感叹,在历史沧桑的文化瑰宝面前,我们只停留于眼前吗?当然是否定的,或许我们做不到向余秋雨那样的思考与评价,但我们能做到的是不单纯的行走,单纯的融入文化,用心灵去旅行。有朝一日,若能见到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我便会像余秋雨那般去了解去探索,用中国人的眼光看世界。用余秋雨开启的宽阔视窗来展望所见所闻。

行者无疆,或许就是这本书展现的意义。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三

昆虫,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法布尔一样如此仔细地观察呢?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我打开了这本书。

在法布尔的笔下,螳螂展示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凶残;看似柔弱的萤火虫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蝉用四年的时间换来一夏的高歌;蟋蟀是一种爱干净、讲卫生的昆虫;小甲虫为它的子女操碎了心……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印象最深的是描写西班牙甲虫那一段:西班牙甲虫是甲虫中最漂亮的、个头最大的。实实在在地说,它只不过是一个清道夫,是一个肥料的收集者而已。这样一个贪吃、馋嘴的西班牙甲虫在哺育子女时却宁可自己挨饿也不动子女的食物。它对子女的`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深深地折服了我。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原本最讨厌昆虫的我,却被深深地带入了这个奇妙的世界。小小的昆虫,有着超越人类的智慧,有着不逊于人类的建筑,有着同母亲一样伟大的爱。

《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昆虫的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这些毫不起眼的小家伙在这本书中,却能使我们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

昆虫,随处可见,为何我们不能像法布尔一样用心观察呢?有时候,你的观察和发现,会把你带入一个想象不到的世界,在这里,你有属于你自己的天地……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四

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做个好女孩好姑娘,端庄大方文文静静博学多才,这样才会被人尊重。小的时候我还不懂,后来知道长大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其中的含义。

夏洛蒂·勃朗特,一个有志气有文笔有尊严的女孩,但是命运的不幸使这个女孩背负起了本不该有她这么小所背负的负担:家境贫寒、朝不虑夕的生活;男重女轻的封建时代,更促使她内心深处发出了不公的呐喊。

于是,她依据自己的经历,用羽毛笔下的墨水小精灵勾勒出了一个主张人人平等、不向命运低头的完美而强大的女性剪影:简·爱。她坚信,自己的文章终将有一天会震惊全国!

翻开这本蓝皮印花略厚的书,一股油墨书香扑鼻而来。初读这本书,我冒着一腔无名之火:为什么?为什么简的命运如此不公,就只是因为她只是被里德太太收养在盖茨黑德?为什么她会被老师冤枉?真的,我不明白也没有亲身感受到那个所谓的封建时代的痛苦,但是…“唉”我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

简是个自强自立的女孩,她会自己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绚丽舞台,她做教师,面对一个富家的娇生惯养的小女孩,她丝毫没有退缩,反而勇敢地并且成功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家庭教学路。

她敢爱敢恨。简的爱情之路慢慢长长。她追求自由,“仅以这样的身份依附他,我常常会感到痛苦,我的肉体将会置于紧紧的枷锁之中…做他的妻子…永远受到束缚…这简直难以忍受…”,因此,她毅然决定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因为她认为、自由高于一切。这是何等的超凡脱俗!真令我心生敬意!所以,她的高尚品质“逆袭”了富家老爷罗切斯,爱上了她;but,当简·爱得知罗切斯已婚后出于自重,甩掉了他;还没有完,但当她又得知罗切斯受伤后竟主动承担他的下半生。一波三折!

所以,简善良、坚强、渴望平等和自由、无私奉献、纯洁、超凡脱俗,这么好的女孩,真的是个好女孩好姑娘,值得我们学习!

做个好过娘,百毒不侵、刀枪不入!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五

今年寒假,我读了著名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这本书主要讲了:城市女孩葵花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下男孩青铜。一个特别的机缘,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青铜从此便常常望向大油麦地的尽头,他知道葵花在那里……

我在读这本小说时,体会到了这部小说中的浓浓情谊和质朴的乡村美景。

小说中的青铜为了能让葵花写作业,冒着掉入水中的危险捉萤火虫照亮;葵花为了给奶奶治好病,瞒着家人,到江南捡银杏……这些情节感人肺腑,使我们感受到了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情深意重。

《青铜葵花》中的景美,则更是举不胜举,如:《芦花鞋》中的“这是大麦地有史以来,大概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小女孩每天都骑着牛上学,还有一个小哥哥一路护送着……”与《大草垛》中的“大河在沸腾,并冒着金色的热气。村庄、树木、风车、船与路上的行人好像都在梦幻里,虚虚实实,……”这样的句子在这本书中有很多,只要你细细品读,你就仿佛来到了乡村河畔。

让我们一起来读《青铜葵花》吧!让我们一起感受小说中的人美、景美和情美。

纯美 至爱 感动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的一部纯美小说,给我寂寞的寒假带去了许多温暖,

书中有两个主人公,分别是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青铜因为小时候在经历了一场大火之后,便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变成了哑巴;葵花从小就没有妈妈,可老天爷还觉得他不够苦,在她7岁那年,因为一场事故,她失去了与她相依为命的父亲。

他们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一个是哑巴,一个没有父母,他们的经历虽然不一样,但命运同样的坎坷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许正是这一点,使他们走在了一起,变成了兄妹。尽管他们不是亲兄妹,但感情却胜过了亲兄妹。

曹文轩曾在书中说过两句话,一句是:“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另一句是:“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快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我认为这两句话是有联系的,其中都着重告诉了我们,曹文轩叔叔对痛苦的理解与看法,让我体会到了它过去经历了多少痛苦的磨难事。从这两句话中让我感受到了旧时代的人们面对痛苦与困难越挫越勇的性格,而我们新时代的人遇到挫折只会自爆自弃,放弃生命。最近新闻里抱出一位初一的女孩,因为与同学关系不和、与父母亲发生争执之后,便放弃了生命,跳楼自杀。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人们替她与她的父母难过与惋惜。

刚读这本书时,我就喜欢上了青铜和葵花,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的人。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六

小的时候,母亲给我买了两本动物作家沈石溪的小说,其中的一本是《残狼灰满》,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灰满是沈石溪笔下一匹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头狼(为了表达我的尊重,请允许我用“他”来称呼灰满)。他原本是狼酋,为了保护狼群的安全被野猪咬断了一条腿,在弱肉强食的狼世界里成了一头孤独的残狼。但是他不甘心被残酷的命运淘汰,与同样不被狼群接纳的母狼黄鼬合作,骑在黄鼬背上,成就双体六腿的神话,把以前的屈辱统统化作奋发的力量,重新当上了狼酋。

残狼灰满的精神鼓舞了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放下,只要有一个目标,就要向前。在故事中,灰满首次和黄鼬合作的一战是捕兔,但是狡兔三窟,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黄鼬有些泄气,但是灰满坚持不懈的鼓励她,最后最后给了野兔致命一击,两头狼美美地吃了一顿兔子肉。想想我自己,有时候碰到难题就没有耐心做下去,急急忙忙去请教父亲母亲,真是有些惭愧埃

我还从灰满的身上学到了顽强的精神。有一次,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再也找不到吃的了,只有一只饥饿受伤的老豹子。但是豹子虽老,狡猾依旧。灰满和狼群一向顽强的跟踪它,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耐力的竞赛。赢了,狼群就有了生存下去的粮食;输了,也许整个狼群就此被自然淘汰。经过一番顽强的搏斗,狼群最终取得了胜利,打败了老豹子,灰满也最后重新当上了狼酋。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自然的铁定法则。灰满就是实践这个法则的佼佼者。文章的最终,灰满从黄鼬身上扑向公原羚,以捕猎者和被猎者的同归于尽,成就了灰满的英雄壮举。“灰满成功了。他把自己双体狼的尊严、威风和熠熠闪光的形象永远定格并凝固在古嘎纳浪群每一匹狼的记忆深处……。。”

这本书深深地震撼了我,其中的大自然的残酷竞争、以及众狼们的情义、宽容、忠诚,作家都描述的栩栩如生。我期望同学们都能抽空看看这本书,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成功的背后总有伟大的牺牲和奉献。最近,我读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残狼灰满》,对这句话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书中,大公狼灰满为了救心爱的母狼黑珍珠变成了只有两条腿的残狼。而黑珍珠却忘恩负义,将负伤的灰满无情地抛弃。就在灰满狼心崩溃时,草狼黄鼬重新激发了他的斗志。在两个多月的艰苦训练中,黄鼬不知被摔了多少次,背上也压出了马鞍形,但她仍全力帮忙灰满。他们最终成为了所向披靡的双体狼。最后,为了维护双体狼的尊严,灰满蹬上怀了狼崽的黄鼬的后背,与公原羚同归于荆

读着这本书,你不禁会赞赏灰满的举世无双,光辉夺目,却会忽视黄鼬的存在,忘记是她帮忙灰满重塑完美形象,向成功一步步靠近。而在生活中,像黄鼬这样甘当幕后人物,默默奉献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当我们看到户外员获得成功时,会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却没有人会夸一夸户外员背后的人:无时无刻陪伴着他们的教练。为了户外员的成功,他们不辞辛苦。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空前绝后,张艺谋大导演功不可没,但有谁想过,是谁在现场调整灯光是谁为演出准备道具又是谁为独具匠心的表演出谋划策是背后默默奉献、默默服务的工作人员、群众演员呀!是这些人奉献的汗水与心血成就了奥运会开幕式的辉煌!

我们踩在脚下的每一片泥土,都为我们奉献;我们所接触的每一滴水,都为我们奉献。世间的每一份美丽背后都有一种伟大的付出:粗糙的双手创造了世界奇迹,沧桑的泪水滋润了稚嫩的躯体,不起眼的点滴奉献酝酿了丰硕的果实……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七

上了近一个学期的“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课,我觉得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并且真正发自内心的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对任何一部古代佳作都很感兴趣,但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我体会最多的还是《论语》。

最早接触到《论语》,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里的《两小儿辨日》,接下来是初一课本中的“论语十则”,那时,根本不懂其中含义,却能够将其熟背,小时候妈妈对我的学习要求特别严,电视是绝对不允许看的,直到科教频道播出的由于丹老师主讲的《论语心得》,那段日子,在我完成了自身的作业后,唯一的放松,便是看《论语心得》,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真正对《论语》有了初步的领悟。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

有人说《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信念的人。

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单。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八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这是我对海伦·凯勒产生了兴趣,便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被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的心态打动了。她一生虽然只有十九个月的光明与声音,但是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希望与光明。她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励。这是我对她更加尊敬。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描写很细腻,一个聋哑盲人竟能描写出精美生动的景物,令我非常震惊。海伦·凯勒把许多景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种的句子在书中比比皆是。我应该学习她的描写手法。

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乐观、坚强的心态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要谢谢她,叫给我用一颗纯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享受生命。海伦·凯勒的精神一直影响、鼓励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这个令我敬仰的伟大作家。她对我的作用很大。

“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的甜蜜、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把未来放弃,不怀希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干不好。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们有的。”这一段话是我最喜欢的了,对我的启发很大。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哑人,但她通过自己努力和身边好心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教育家、演讲家。一个残疾人都能考上哈佛,那我们这些健全人呢?

推荐访问:摘抄 中学生 读书笔记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八篇) 2023年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八篇) 中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38462.html

推荐内容